氓
一、考纲要求
1. 识记
(1)《诗经》的分类。
(2)《诗经》的艺术特征。
(3)本诗的出处。
(4)本诗的诗体类型。
2. 理解
女主人不幸遭遇的社会认识价值。
3. 简单应用
(1)概括本诗的主题。
(2)简析女主人公和氓的性格特征。
4. 综合应用
(1)分析本诗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技巧。
(2)分析本诗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民歌特色。
二、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三、选择题 & 判断题考点
1.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3. 《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4. 《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多用比兴手法。
5. 《氓》在表现手法上是一首叙事诗,在表现内容上是一首“弃妇诗”。
四、词语解释题考点
1.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贸:交易。
2.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读为“fěi”。
即:走近,靠近。
谋:商量。
3. 匪我愆期。
愆:过失,过错,这里指延误。
4. 将子无怒。
将:愿,请。
无:通“毋”,不要。
5. 乘彼垝垣。
乘:登上。
垝垣:倒塌的墙壁。垝,倒塌。垣,墙壁。
6. 体无咎言。
咎:不吉利,灾祸。
7. 于嗟鸠兮。
于:通“吁”,表感慨。
8.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耽:迷恋,沉溺,贪乐太甚。
说:通“脱”,解脱。
9.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徂尔:嫁到你家。
岁:年。
食贫:过贫穷的生活。
10. 女也不爽。
爽:差错。
11. 士也罔极。
罔:无,没有。
极:标准,准则。
12. 靡室劳矣。
靡:无。
室劳:家务劳动。
13. 夙兴夜寐。
夙:早。
兴:起来。
14. 躬自悼矣。
躬:自身。
悼:伤心。
15.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总角:这里指代少年时代。
宴:快乐。
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
反:违背。
五、简析题考点
1. 诗歌以女主人公自我独白的方式,通过自己从婚前恋爱、婚后忍辱负重却最终被“氓”抛弃的婚姻过程的回忆叙说,抒发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与执着,表现了自己对家庭的操劳与贡献,宣泄了对前夫的怨恨和指责,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男尊女卑的黑暗本质和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2.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运用了比兴手法,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3.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都运用了比兴手法,前一句比喻女子年轻时容颜娇媚润泽,后一句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
4.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女主人公在三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经验和教训。
5.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隐喻女子容颜由美而衰。
6.《氓》三处写到淇水,所写淇水有实有虚,它成了一场悲剧婚姻的见证。①谈婚论嫁时,送子涉淇,淇水喻示了爱情的缠绵;②遭弃归途中,淇水湿帷,淇水暗含了婚姻的变故;③归家静思时,淇水有岸,淇水反衬了悲剧的宽广。
六、历年真题
(一)选择题
1. (2020年真题)《氓》选自 ( A )。
A.《诗经·国风》 B.《诗经·大雅》
C.《诗经·小雅》 D.《诗经·颂文》
2. (2016年真题)诗歌《氓》选自( A )。
A. 《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古诗十九首》
(二)词语解释题
1. (2021年真题)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子:指氓。
2. (2020年真题)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违背
3. (2019年真题)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贸:买,交换。
4. (2017年真题)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岁:年。
5. (2016年真题)来即我谋。
谋:商量,商议。
(三)判断题
- (2021年真题)《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 )
- (2019年真题)《诗经》中,“颂”记录的是宗庙祭祀的音乐。( √ )
- (2018年真题)《诗经》从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 )
- (2017年真题)《诗经》和《楚辞》在文学上并称“风骚”。( √ )
作者:陕西升本君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5376458/ 出处:bilibili